大汉:卫青叫我大姐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女人心海底针

公主府东院的堂屋当中,王阮低头俯身,身体不由有些紧绷。

要知道,现如今在他面前的,可是汉文帝的皇后,从吕后时代,历经四朝直到如今的太皇太后。

同时,她也是大汉朝如今,实际意义上的最高掌权人。

在她的面前,即便是刘彻这个皇帝,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照做。

这般权势加身,王阮这么一个连身份都没有的人,在她的面前,不比一只蚂蚁更难碾死。

“先生似乎有些不自在?”

窦太后不愧是多年身居高位之人,就单是这么一句话,她就听出了王阮语气当中尽力掩藏的紧张。

“在下身居山野多年,不曾见过太皇太后这样的贵人,心中自是惶恐不已。”

王阮稍一犹豫,倒是也大方承认。

虽然如今是在古代,但是有些经验还是通用的。

比如说,在绝对的上位者面前,除非是极其重要的事,否则不要有所掩藏。

真诚或许笨拙,但却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办法。

果不其然,窦太后闻言,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语气反而变得轻松起来,道。

“我不过是一个瞎眼的老婆子,过来探望一下养病的孙儿而已。”

“先生妙手仁心,不仅救了阿彻一命,更是顺利控制了这次疾疫的散播,让百姓幸免于难。”

“是该老身替刘家,替这长安城的百姓,多谢先生施以援手。”

一共三句话,头一句点明了自己的来意,第二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最后一句隐隐有几分礼贤下士的姿态。

王阮在对面听着,身体微微放松下来的同时,却又忍不住赞叹窦太后润物细无痕的政治手段。

嗯,真是跟某个不熟的时候高冷,熟了之后完全是直肠子的莽撞小皇帝完全不同呢。

“不敢受太皇太后赞誉,在下本自山间隐居,因家师病故,方入世浮沉。”

“陛下乃大汉之主,天下万民所系,在下身为大汉子民,得遇此等疾疫之事侵染陛下,焉敢袖手旁观。”

和窦太后这样的人对话,一字一句都要小心谨慎。

真诚是要真诚的。

但是,掏心窝子的什么都说,就是傻子了。

所以,王阮委婉的阐述了自己的来历之后,又表达了一番自己对大汉的‘忠心’,希望能够继续在这位窦太后的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嗯,至少让她不要为难自己。

然而,他的这番话,却让一旁的小皇帝感到有些幽怨,后者那委屈的小眼神仿佛在说……

阮先生,这样贴心的话,你从未对我说过。

我对你这么好,竟还抵不过刚见面的皇祖母。

对此,王阮半个眼神都没有丢给他。

没有办法,谁叫你现在是小皇帝,而不是真正的皇帝呢……

“先生之才,我已知晓。”

对于这番回答,窦太后显然也十分满意,点了点头,道。

“先前皇帝给我的帛书当中,写了他和先生之间的谈话。”

“皇帝年少,所思所想有所执拗,老婆子我年纪大了,有些话说不清楚。”

“幸得先生开导,能让我祖孙二人冰释前嫌,此事当谢先生,还请受我一拜。”

说着,窦太后直起身子,竟然真的微微躬身,打算拱手行礼。

这可把王阮吓了一跳,连忙回礼,道。

“太皇太后折煞我了。”

“陛下与太皇太后之间,本就是祖孙情深,慈孝相彰,以往之事本是误会,待得陛下年长,必会慢慢明白太皇太后的苦心。”

“在下不过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不敢居功,更不敢受太皇太后之礼。”

刘彻在旁边,更郁闷了。

他为什么莫名有一种,旁边是两个大人,正在讨论一个不懂事小孩的感觉呢?

倒是窦太后,对这番话越发满意,点头道。

“先生是有才之人,此前皇帝给我的信中还曾提到,要任先生为丞相……”

话到最后,她语气微停,浑浊的双眼看向了侧旁的刘彻,更是让后者一阵尴尬。

“皇祖母,这是孙儿一时冲动的玩笑之言,先生已经训诫过孙儿了,还请皇祖母勿怪。”

这算是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反正在场也没有外人。

更何况,早在得知窦太后要亲自前来的时候,刘彻就下定了决心。

不管怎么样,哪怕是引得自己这位皇祖母生气,他也肯定是要保下阮先生的。

现如今不过是承认本就是自己犯下的错而已,根本就是毫无压力。

看着自己这个一改以往骄纵风气,变得沉静稳重的孙儿,窦太后脸上笑意越发慈和,道。

“皇帝能够懂得自省,老身就放心了。”

随后,她重新转向王阮,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此前平阳对我说,皇帝的病情已经渐好,但是,还需数日才能痊愈,不知具体到底还需多久?”

王阮顿时打起了精神。

果然,这位窦太后此行前来,目的还是想要带走刘彻。

“不敢欺瞒太皇太后,其实陛下的病,如今已经基本痊愈了。”

“不过此病容易反复,一般来说,需要观察一段时间,确定没有传染风险之后,才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其实从前天开始,刘彻的所有症状,就都已经消失了。

甚至于,他的精力还充沛的很,每天早上都能瞧见他在院子里射箭的样子。

但是,考虑到现在也没有某酸检测,王阮只能采取最保险的办法,继续等着。

实话实说,他此时有些忐忑。

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继续把刘彻关在公主府,理由也确实有些不太充足。

果不其然,窦太后眉头微皱,道。

“也就是说,皇帝的病已经好了?”

“是,但是……”王阮想了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道:“此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容易传染。”

“一般来说,病中之时,风邪入体,所以常人和病患接触就会传染,待病愈之后,体内正气自生,但仍有风邪之气残存体内,所以短时间之内,也还是有传染的可能。”

“只有等到正气将风邪驱尽,才会彻底杜绝传染的可能,这个时间,最低是七天,如果要稳妥起见的话,得需要半个月。”

“原来如此。”

窦太后点头,算是勉强理解,不过紧接着,她就开口道。

“治病之事,自然是要根除才好,这个道理,老身是明白的。”

“只是再过不久,便是岁首正旦,旁的时候也就罢了,这一日有大朝会,不仅是朝中群臣,就连诸侯藩王,也会来朝觐天子。”

“这般时刻,皇帝迟迟不能临朝,恐人心浮动,不知先生可否想个办法,让皇帝先回去上朝?”

这……

王阮有些迟疑。

不过,他也明白,窦太后这话,虽然看似是在和他商量,但是,却不容他真的拒绝。

于是,他思索片刻之后,也只得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的话,倒是也有办法。”

“这次疫病,只要相隔一丈之外,就还算比较安全,如果陛下回宫之后,能够每日将接触到的东西都进行消毒,自身也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应当无恙。”

“不过,也要注意,一旦出现有发热之人,就要立刻排查,将所有和发热之人接触过的其他人,也都隔离起来。”

“具体的法子,这些日子陛下身边的随从都用过,他们是清楚的。”

这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毕竟这是古代,面对窦太后这般地位之人的要求,王阮也只能让步。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听闻此言,窦太后却反而摇了摇头,道。

“倒也不必如此着急,两日之后是每半个月一次的朔望朝,到时候陛下去露个面就是。”

诶?

王阮不由有些疑惑。

刚刚这位太皇太后还一副非要将刘彻带回宫里的架势,怎么这回,就突然改主意了?

还没等他说话,窦太后便转向了刘彻,道。

“阿彻,平阳应该对你说了,你姑姑前些日子提起,说你和阿娇成婚数年,都没有子嗣。”

“民间有言,皇家久不闻婴啼,是为不吉,想要从宗室当中选一个孩子接到宫中养着。”

“你意下如何?”

刘彻的身形一僵,脸色立刻就变得有些难看。

强自打起一丝笑容,他开口道。

“祖母,这就没有必要了吧,孙儿要不了几日,就能康复回宫了……”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凝滞。

王阮看到刘彻的表情就知道,这小皇帝肯定心中又生了嫌隙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当初馆陶公主提议要过继一个宗室入宫,是因为她担心疾疫暴烈,觉得刘彻肯定难以活命,所以才这样着急。

可现在疾疫都已经控制住了,窦太后也亲眼,呃,总之是见到了自己活蹦乱跳的孙子,为何还是要这么做呢?

“祖母老了,膝头没个娃娃在,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面对刘彻委婉的反对,窦太后却只是笑笑,道。

“你和阿娇也要多加亲近,争取早日给祖母生个重孙出来,如此我大汉江山才算稳固。”

说罢,这位太皇太后并没有多留,而是在李延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离开了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