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红楼,从伴读到太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暖阁内,光线昏暗。

一缕不知从何而来的天光,穿过窗棂,恰好照在空中。

江耘跪在这片光柱旁,身形如一株瘦削的青松。

他已经跪了足有一炷香的功夫。

对面太师椅上端坐的,便是这座府邸的主人之一,贾政。

他既不说话,也不看他,只是垂着眼,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茶沫。

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久居上位的威压,却像水银一般,无孔不入,充斥着屋内的每一寸空间,要将人的骨头都压出水来。

江耘却仿佛毫无所觉。

他的呼吸,平稳而悠长。

他的眼神,平静地落在自己身前三尺处的金砖地面上,似乎在欣赏那细密的砖纹。

这副过分的从容,终于让贾政放下了茶杯。

“你就是江耘?”他开口,声音平直,不带喜怒。

“学生江耘。”

“听说你前日大病一场,险些丢了性命?”

“劳老爷挂心,已无大碍。”

自然已经无碍。

江耘就是三辩历史论文不过熬夜猝死之后,才到这世界里来的。

这里是金陵城赫赫扬扬的荣国府。

眼前这位,便是荣国府的二老爷,工部员外郎,贾政。

他父亲江谦是个穷酸秀才,托了远房的旧日恩情,为天资聪颖的江耘,谋得了那座煊赫府邸中,一个为宝二爷伴读的机会。

成了,他和他那贫病交加的父亲,便能在这繁华金陵暂时活下去。

败了,便是卷铺盖滚出京城,前路一片茫然。

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贾政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而抛出了一个宏大而空泛的问题:

“世人皆言汉唐之盛,你以为,其基石何在?”

这个问题,看似考较史学,实则暗藏机锋。答得空泛,是为无学;答得具体,又恐失之偏颇,落了少年人的轻狂。

江耘没有立刻回答。

他依旧跪着,一动不动,看似是在思考。

实际人走了已经有一会儿了。

他本是京城大学学史的研究生,对于治史方面用功很大。

可时代不同,对于历史的局限性就有所不同。

这个时代看汉唐,未必就和后世看汉唐一样。

所以更要仔细斟酌着回答。

这异乎寻常的沉默,让侍立在一旁的管事都有些心焦,可江耘那沉静如水的侧脸,却让他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就在江耘提气,准备开口的瞬间——

“砰!”

暖阁的门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一个锦衣华服的身影,如同一团烈火,毫无预兆地闯了进来。

“父亲!”

“我那块玉狮子的镇纸,又不知道不谁拿了去,心里烦躁的很,字写得自然也就潦草一些,先生借口又罚我抄书,我还想着晚些时候去看林妹……”

来者正是贾宝玉,他脸上带着一丝急切,丝毫没注意到屋内的凝重气氛。

“孽障!”

贾政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扶手,整个人霍然站起,指着贾宝玉的手都在发抖,

“滚出去!”

贾宝玉被他吓得一缩,步伐已经停住,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昨天夜里父亲在祖奶奶那里夸奖了他,他还以为能再得些父亲的恩宠,不承想,父亲一到书房里就变了脸。

一场决定前途的面试,瞬间变成了一出鸡飞狗跳的父子闹剧。

那管事和仆妇们吓得魂飞魄散,跪倒一片,连声劝着“老爷息怒”、“宝二爷快给老爷赔不是”。

整个暖阁,乱成了一锅粥。

唯一没动的,只有江耘。

他依旧跪在那里,仿佛一尊石像,是这片混乱中唯一的定点。

他只是将头垂得更低了一些,姿态愈发恭顺,

仿佛事不关己。

贾政似乎心情本就烦闷,看见贾宝玉更是好一番斥责,贾宝玉平白无故挨了好几句骂,嘴里嘟囔着辩解。

这也就使得书房里气氛越发凝重。

终于,在贾政一声力竭的“你给我滚”之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令人心悸的寂静。

父子二人都在剧烈地喘息,怒目而视。

就是现在。

就在这万籁俱寂、剑拔弩张的一瞬间,一个清晰、平稳,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回老爷的话。”

是江耘。

父子俩的争吵,让他脑袋中灵光一显,想出了一个无比合适的答案。

他没有抬头,声音也不大,却像一颗小石子,精准地投进了这片怒火熊熊的湖面,激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这父子相争的当口。

他竟然还要继续回答刚才那个早已被人遗忘的问题?

贾政的怒火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打断,下意识地朝他看去。

贾宝玉也好奇地转过头。

江耘依旧垂着首,声音平稳地继续道:

“学生以为,汉唐之基,在‘规矩’二字。”

这话一出,贾政的面色稍缓,胸中的怒气,竟因此顺下去几分。

这正是他此刻最想听到的两个字。

自己这不成器的孽障,就是没规矩。

“说的好,继续。”

江耘微微侧目,朗声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此乃社稷之本,人伦之纲,不可有分毫动摇。”

江耘虽然年纪不大,说出话来却是文绉绉,有些道理。

暖阁内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些惊讶,贾政脸上严肃的表情有所缓解,显然也说中了他的心坎。

然而,就在贾宝玉撇了撇嘴,以为这又是一场枯燥说教之时。

江耘的声音,却陡然一转,变得清越而通透。

“然,规矩为骨,尚需灵气为魂。”

他这句话,像是在对着空气说话,却让贾宝玉的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

“宝二爷所钟爱之玉石、花鸟,乃天地灵气所钟之物,是为‘活物’;

而老爷案上之典籍,乃先贤规矩所凝之精华,是为‘定物’。”

“若一味守着定物,而丢了活物,则规矩沦为死水,再无半点生机,汉唐之盛,亦将不存。”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环视着这父子二人。

声音虽轻,却掷地有声。

“故学生以为,真正的‘规矩’,并非要抹杀‘灵气’。

而恰恰,是要为这天地间的‘灵气’,寻一个安放之处,让其不至逾越,亦能尽展其华。

这,或许才是‘规矩’与‘灵气’并存的根本,亦是长盛不衰的基石。”

满室死寂。

贾政怔怔地看着他,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惊。

贾宝玉也呆住了,他张着嘴,痴痴地望着这个少年。

他生平第一次听到,有人能将他最珍爱的“灵气”,与他最厌恶的“规矩”,用这样一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就在此时,江耘的脑海中。

两行极简的文字,一闪而过。

【来源:贾政,情绪值+12】

【来源:贾宝玉,情绪值+8】

【万情簿开启。当前情绪值:20】

良久,良久。

贾政缓缓地坐了回去,他看着江耘,眼神复杂得难以言喻,最终,只化为三个字。

“你,留下。”

随即,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一般,对着还愣在那里的贾宝玉,疲惫地挥了挥手。

“你,滚出去。”

江耘叩首,额头轻触冰冷的金砖。

“谢老爷。”

在他叩首的瞬间,心念一动,“万情簿”已在脑海中展开。

【可兑换项:武人体质(初级)。所需情绪值:20】

没有丝毫犹豫。

【兑换成功。当前情绪值:0】

当他从地上站起时,身形稳得如同一棵扎根深地的松树。

在长久跪拜后,那本该袭来的酸麻与无力感,竟被一股从身体深处涌出的、温润而坚韧的力量,涤荡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