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要准备什么
投资人喜欢讲风口,但我认为创业者不能讲风口,过去的成长经历不是你自己能选择的,所以即使风口存在,可能也跟你没有关系,创业者应该从自身出发,从价值出发创造价值。创业者应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念,对自己的方向有宗教一样的信仰,谁能预测5年之后的市场热点,谁能预测10年后的社会形态呢?
如果你要生产一款产品,真正要了解的是:哪些人迫切需要这款产品?如果你自己就是产品的目标用户,那样最好。如果不是,那你就需要非常了解你的目标用户。最主要的考虑在于:产品有没有实质的需求支撑,以及需求以什么方式被满足。这个需求支撑不必是几亿人的广大需求,但是需要有明确的需求。然后,这个需求是不是以全新方式被满足了?这一点很难,世界上聪明人太多,需求很快就会被发现并被填满。
举一家户外运动的创业公司作为例子。就户外运动的目的而言,是满足人们向往大自然、体验自然的经验,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健康。这家公司针对客户的需求提出服务内容,包括:明确的服务资讯与服务内容以及流程清楚、品质可供验证,同时满足客户对于多元户外运动需求的服务,比如溯溪、划独木舟及帆船等,甚至可以亲子同游。最终这家公司的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带来业务的盈利。我们投资过一些看似很有前途但还没有想清楚创业方向的团队,希望他们得到资金支持后可以想出好想法并将其变为现实,但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问题在于,一旦成立了公司,思维就会受限,结果只能提出一个中规中矩的想法,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真正的创业起点,应该是观察哪些领域的效率有提升的空间,对技术变革保持足够的敏锐度,多和聪明有趣的人沟通交流。一旦时机成熟,好想法自然会蹦出来。
创业好玩刺激的地方就在于,机会永远都在,等待有心人去发现。比如说你想生产食品,应该从更高的需求层次出发,如自然原料、生活品位、健康等,应该还有不少创业的商机在里面。
创业的方法说来也是非常简单,哔哩哔哩(bilibili)联合创始人陈睿认为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大概只有产品、运营、技术架构、团队执行、市场规划,我们不能掌控的东西是运气与机会。但是机遇我们可以选择。小公司能打败大公司的唯一原因就是——新需求。
适合拿来创业的新需求大概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最好是两年以后才会被媒体关注的新需求。陈睿在投资bilibili的时候,媒体上基本没有bilibili的报道,而三年之后才得到较多的媒体关注。在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如果是从媒体上看到的方向,基本上创业者可以不去考虑。
第二,新需求不要处在大公司的业务延长线上。例如,在移动电源市场中小米移动电源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碾压。
第三,需求真实有效。需求都不是由创业者创造出来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客观的。我们只是发现,无法臆想。
第四,预测需求的成功率会非常低,而且很困难。
第五,需求会随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就会诞生新需求。
第六,寻找新需求的最好方法就是与普通用户在一起。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视野非常重要。因为视野决定认知,你可以看到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如果你知道今天的互联网格局,再穿越到十年前,你创业的方向就很可能非常迎合需求。2004年,UC开始做手机浏览器,它在当时预见到了未来手机都可以上网,只要上网都会需要一个浏览器,这就是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当时大家并没有意识到,也只有UC未雨绸缪。UC长时间专注做这样一件事,并且做到极致,这就是创始人的视野与认知。
互联网这个行业中有一句话叫作:回头看,都是机会。因为发展的速度足够快,所以如果以惯性思维决定方法论,在互联网行业中创业失败的概率就会非常高。此外,还需要有认知,认知就是你比别人先懂一个东西,那你就比别人拥有更多优势。
但除了商业规则上的探讨,创业真正的成功基础,就要回归到下一个更重要原则,就是创业所产生的感觉,必须是你自己喜欢的、掌握度高的。你在这个领域充满了热情,做再多也不觉得累,而且在这个领域你游刃有余。
大公司在进入新领域时,主要是在商业层面的考量,市场分析、SWOT分析(态势分析)、竞争策略拟定……以判断投入资源后,是否能获得足够的回报率。企业用资源打长期战,个人创业则是以热情和初衷作为最大的资源,这和企业以商业分析及策略、执行计划的方式,在出发点就不同,发展逻辑自然会有所不同。
再说一个我作为投资者所熟悉的领域——“内容创业”,可能在多数人看来,似乎做自媒体,有了流量,然后发广告、卖东西……就叫创业成功。但实际上,过去的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承载的是传统纸质媒体受众向互联网的迁移,几乎每一个频道、每一个大号,都能对应过去的某种报刊;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无数自媒体人,尤其是偏图文视频的,其创作的形式在传统平台完全没有对应的形式,所以其实并非是内容品质达到垄断,而是先发优势、市场化加上规模效应,迅速占据了这一内容形式的多数受众群体。你会发现这些火起来的内容,大部分都与个人生活形态相关,并且与传统纸媒、电视类似,重视习惯养成,使受众形成订阅喜好,固定在特定时间,选择特定平台,观看特定文、图、视频节目,并且强调对受众流动的掌控,不断扩展内容,希望减少受众流失。
目前大部分成型的内容创业者,都有类似的套路,先做主题规划,针对特定受众需求或相关话题,进一步挑选网络上最相关且最好的资讯,组织整理并呈现分享。选材精炼,包括一个特定主题内相关资讯的收集、辨识、过滤及选择,得到最相关且最好的内容后,进行聚合、提升、组织、赋予意义并作风格化的呈现。然后通过分享,提供受众期待的内容,并符合他们的需求,同时与受众保持交流、讨论、回馈等互动,甚至与相同理念者进行合作与宣传。
但长久来看,这类采编化的媒体形式是最容易被占满的。未来内容的核心价值仍在于原创而非形式。新的内容形式的产生速度终将减慢,人口红利也会日益下滑,最终还是会进入内容形式可分门别类的那一天。到那时候,纯粹的内容创业几乎不会再被提起,而会回归本来的定位——内容创造。
在内容爆炸的时代,只有精彩的故事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产出原创内容已经成为产业最根本的挑战,掌握原创内容的源头才是成功的关键。如何有效引导创作能量,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机制,让这股创作能量成为内容产业的活水,是应该正视的事情。只要是原创内容的创作与发行营销,未来都将改变,从过去由创作者与出版商、发行商掌握的单向形态,转变为以社群分享、社群共创、利益共享的理念,通过社群参与、直接销售等形式与消费者进行价值交换,从而产生新的服务、新的商业模式。
这几年下来,真正重视原创内容创造,并不断发展新的互动形式与商业模式的创业团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许他们并不具备先知先觉的能力,但对行业的清醒认知,推动他们走得更远。
很多时候,勇敢冒险比缜密分析更有价值。亚马逊(Amazon)旗下有家电视制作公司Amazon Studio曾经利用免费试看功能,监督观众的收视行为与评分,利用大量收集而来的数据,以决定未来电视节目的走向。另一家提供影片服务的公司Netflix,也同样以现有的观众数据,深入了解所有观众的小细节与偏好,以找出下一个顶尖节目。两家公司都有相似的观众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并且设定了相同的目标即卖座,但结果却不相同。Netflix制作出了人气爆棚的《纸牌屋》,但Amazon Studio却只做出稍高于市场均值的内容。
Amazon Studio的做法,正是谨守“这是数据告诉我们的”,全程用数据来制定决策,虽然是个安全的做法(也能制作出中上的节目),但是却不一定能有杰出表现。决策的难处不在于收集大量资料,而在是否在过程中有勇气承担决策的风险,如同电影《乔伊》中,女主角坚毅又无畏的创业精神,让她最终以畅销的创新产品,改变了自己与家人的命运。直面“风险”,才有机会引领你走向登峰造极。
只有对一个领域足够了解之后,你才能掌握真正的价值链条和发展趋势。基于此,再决定你是否要走上创业路,创“什么”业,其实自己的心就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