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包含着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核心功用就是促成学生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通过赏、思、悟、习、用,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事,更知道如何“做人”。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防止学生成为只具备专业技能的“机器人”,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要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就需要编写者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全面设计。在长期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理念思路、针对性适用性等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教材也是对本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总结。
第一,纵横双视角。本教材的编排既依照文学史发展脉络,又突出各个时期文学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从先秦到清末流传下来大量经典作品,如何对其进行取舍,体现出编选者的文化眼光与审美标准。我们对每个时代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总体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把握某一作家作品在文学的发展中居于哪个坐标点上,以改变过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进一步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同时,阅读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对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均具有重要意义。现当代作家中的优秀作品距离我们今天的生活比较近,所传达的丰富思想和情感,对青年学生理解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提升其人格修养将产生有益影响。纵横双视角的运用,使学生既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呼吸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此外,教材还选取了一部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文化之精华来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眼界与思想。
第二,从文学到文化。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区别在哪里,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但莫衷一是。我们基本上赞成这样的观点:小学语文的重点是“语言与文字”,中学语文的重点是“语言与文学”,大学语文的重点是“语言与文化”。为体现大学语文之“大”,我们注重从对作品的解读提升到对文化现象的思考,也就是从中、小学语文对文本字词句、思想性、艺术性的领会把握上升为大学语文对生命、价值、命运等文化层面的深入思考,以拓宽胸襟视野、丰富精神体验、探索人生真谛、提升情感智慧。在“阅读导航”、“思考阐释”和“相关链接”中,虽显庞杂,但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力争体现本教材的文化品位。
第三,前后勾连与知识拓展。一个作家作品的出现既有时代烙印,也具有文学自身发展的烙印,还有不同时代作家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注意到对前后作家作品进行勾连,了解不同时代作家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立场,解读其中的缘由,扩大知识面和阅读面,加强思维能力训练,这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在“思考阐释”和“相关链接”相关的内容设计上,我们希望能有所突破。
第四,选文的代表性与难易度。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因此选文时,一方面考虑作家作品在其所处时代的代表性、在文学发展史中的代表性,还考虑到文章的引导教育意义、难易程度、文学性和可读性,每个时代的文体顺序是诗、词、曲、赋、文、小说、戏曲。希望学生喜爱并有兴趣精读这些选文,学习人文知识,体会人文精神,拥有更丰沛的人文情怀,进而逐步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五,关于应用文体。由于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应用文体的介绍,有人甚至认为大学语文就是教会学生写应用文体,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功能等都有着本质不同,应用文写作是“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中“写”的一部分,所以,仅仅从实用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偷梁换柱”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职业核心能力不是专业技能,而是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等几种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所在。本教材中没有涉及应用文体写作的介绍。
本教材还可作为具有中等文化基础的朋友学习、欣赏、提高文学文化修养的读本。
本教材由蒋雪艳选定篇目,并拟定编写大纲,编委成员分工写出初稿,最后由蒋雪艳统稿。编委执笔情况如下:
蒋雪艳 发轫之作 秦汉古风 魏晋风度
付成波 大唐气象 两宋雅韵 元曲新声
郭素媛 明话俗趣 清呈万象 现代传承
李爽 异域文采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多位专家的鼓励和指教,并对相关著述、教材多有借鉴,还引用了一些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吴坤娟老师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内容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语文界的同行、各地使用本教材的师生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补充、改进。
编者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