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轫之作
综述
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现象。先秦文学是人类文明之花初次在九州大地的惊艳绽放,是中华文史哲相容共生繁荣发展的辉煌时期,是浩浩汤汤两千多年中国文学发展的活水源头。
我国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中期,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的文学形式是歌谣和神话。文字产生之后,保存至今的成熟的文学作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起点的《诗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后人提供借鉴的历史散文、展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诸子散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这些中国文学的发轫之作,是后代尊崇取法的典范,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一、原始歌谣和神话。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从事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口耳相传的歌谣和神话是主要形式。原始歌谣,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伊耆氏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表达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意志和气概;另有《吴越春秋》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其中《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著名的神话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
二、《诗经》与“楚辞”。先秦诗歌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现实主义精神和生动表现手法显示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楚辞”浪漫的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采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经久的影响。《诗经》与“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先声,形成了中国后世诗歌发展的风、骚传统。
三、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一)历史散文。甲骨文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目前所知的最古的文字。但甲骨卜辞主要是占卜的记录,一般比较简略,而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到西周时已经可以见到篇幅较长、组织得较好的文章,如西周晚期的《毛公鼎》,篇幅近500字,内容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文采。
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其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非常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诸子散文。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辨和精妙的诗歌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体现了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特巧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飘逸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成就,标志着诸子散文向专题论文过渡。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中的文章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在先秦散文中,还保存有寓言。寓言是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来寄予某种事理的文学体裁。先秦散文中,寓言被用作阐明事理的依据,这些寓言或源于民间流传,或从历史传说加工改造而来,或是诸子自己的创造,故事生动,短小精悍,寓意深远,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