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坡上的中国:中国趋势中国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否走出成功之路?这首先取决于中国自己的创造,但也离不开世界的国际环境。因为,我们只能在开放中进行现代化建设,只能在全球化环境中开辟“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模式”的世界命运。

在过去一个时期和未来一个相当长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模式”的崛起和发展,或者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将与世界上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联系在一起。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数十年形成、尤其是前一轮上升周期形成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难以持续,使之发生裂变,世界经济结构步入了重大调整阶段,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综观当今世界,各种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风起云涌,此消彼长,大有迈向多极格局之势。这是中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最佳国际环境。

“中国模式”的推进及其成功,自然包括中国现代化事业在国际上的“和平崛起”,也必然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作用、形象的历史性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出现了两大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又称西方阵营);另一个是以原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又称东方阵营)。

随着原超级大国苏联的突然解体,战后形成的世界两极化体制和格局顷刻垮塌,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冷战时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统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格局。尽管多数国际问题专家不太认可称此为“单极世界”,但美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后冷战时期”的确达到了历史巅峰。

然而,“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政治进程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在全球化进程中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发展力量和世界格局随之步入了“一超多强”进而多极化的发展时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也宣告了“后冷战”时期的结束,进而又忽然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多极化趋势显得更加明显。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不见得美国很快会丧失全球的“一超”地位,但世界的多极色彩却越来越浓。那么,当今世界多极化现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

(1)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力量有所削弱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科技领先,军事实力超强,政治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极大,企图雄霸全球,独统世界。然而,美国作为权势盖世的超级大国,并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完全无视其他大国的作用,也不可能完全为所欲为。“9·11”恐怖袭击震惊美国和世界,发端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更是影响深远,使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形象严重受损,实力削弱,国际地位有所动摇,影响力有所下降,而其他国家力量则有所上升。“后冷战”时期开启的由美国雄霸全球、主导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左右世界发展进程的局面,很快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历史拐点,成为世界加快多极化发展的基本标志和重要“界碑”。

(2)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

经济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转变的基础。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实力大增。国际金融危机更加速了国际力量消长,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受到严重打击,新兴经济体应对危机的能力及其成效令世界刮目相看,而且发展势头强劲,实力大增,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世界多极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3)世界发展模式和文化多样化是多极化时代的重要表现

尽管自古以来世界文明和发展道路从来就不是完全单一的,但这二三十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快速崛起,以及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严重打击,使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更引人关注。

过去,人们更多看到的是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打击,现在则越来越看到对西方国家长期奉行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冲击。这一点恰恰是西方国家政要们更为担心和更不愿意看到的。

“冷战时期”结束后,西方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并被视为普适模式。而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则坚持探索有别于欧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持续繁荣,实力迅速上升,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因而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理论、体制、政策和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独特意义。

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模式,既有现时代的思想文化价值,也有历史文明的现代意义。随着国际格局和发展实力的新变化,历史上形成的西方文明、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在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中重塑历史。尽管有所削弱、正处衰落的西方文明仍将长期主导全球文化和国际体系,但其他三大文明将伴随其发展实力的提升而在全球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国际利益和力量组合更趋多元化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尤其大国利益千差万别,而且十分理性务实。从表现形态上看,国与国经常组成不同组织,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这几个国家在一起;在安全问题上,那几个国家在一起;在粮食问题上,又是另几个国家在一起;等等,完全以各自利益来组合。

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区域化上。现在,区域经济组织已成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力量。有研究表明,全球贸易有一半以上是在参与双边和区域贸易安排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在以欧盟、东盟为代表的实体一体化形式和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后,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形成了诸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77国集团、发展中八国集团等多个同盟性质的或松散或紧密的共同体。

这种不断加强的区域和联盟内的一体化趋势,既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也使得区域各国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

这场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力量发生演变的一个基本现实和趋势,是以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等“金砖四国”(后南非加入成为4+1)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兴起。

由于“金砖四国”和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劳动力数量还在增长,人力资源积累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相对发达经济体,他们的增长速度更快。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不但其相对地位会有新的上升,而且“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体和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金砖国家除巴西外,增长率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中国实际增长率达到7.8%,比整个发展中国家5.1%的平均增长率高出50%以上,是2012年全球2.2%的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无疑是不太景气的全球经济中的最大亮点。

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从更远前景看,金砖国家充当世界经济火车头的总体趋势不会变。世界银行指出,未来几年金砖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60%。[8]显然,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已相对削弱,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动力源。

甚至有人更加大胆预测,“金砖四国”有希望在未来几十年内赶超、取代美、法、日、英、德、意大利、加拿大“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长期以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四国年均增长都达到或超过10%左右,经济实力上升很快。

“金砖四国”是2003年10月由美国高盛公司发表的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首次提出的。[9]“金砖四国”的经济规模2010年已占世界的14.6%,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50年有可能超过西方的“七国集团”的经济总量。

该组织还预测,到2015年,以中国、日本、印度为首的亚洲,其经济总量将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4%,到2030年,亚洲的国内生产总量将超过美国和欧洲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金砖四国”不但实力上升,而且他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国际性组织,并于2009年6月在俄罗斯首次召开了“金砖四国”外长会议,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本书稿尚未完成之际,“金砖四国”已被“金砖五国”所代替。

如前所述,美国高盛公司在2001年提出“金砖四国”(BRIC)概念,意在描述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快速增长现象。

“金砖四国”概念在提出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投资界为主使用的概念。但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为政界所关注。

2009年6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在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会议上,南非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举办了五国峰会。2012年3月底,印度又在新德里做东举行了五国峰会。金砖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不完全是个偶然现象,因为它至少说明新兴市场国家多少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削弱之际,在国际舞台和全球秩序调整中,更多地展示新兴国家的力量,维护自身更多的利益。

从“金砖五国”峰会发出的诸多宣言来看,“金砖五国”组织逐渐增加了一些政治性色彩,显示出了希望以某种联盟的方式来增加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新兴经济体地位、作用上升和世界多极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二十国集团”形成。

“二十国集团”(简称G20)是由“八国集团”(1991年后,苏联总统应邀与会,并于1994年正式参加某些重要问题讨论,从而形成了“7+1”机制,即“八国集团”。然而,2014年发生乌克兰事件后,西方七国集团又拒绝俄罗斯参加。这样,“八国集团”又暂时回到了“七国集团”)演变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美元冲击”、“石油冲击”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和协调各国政策,在时任法国总统德斯坦倡议下,法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六国领导人于1975年11月在法国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1976年6月召开第二次会议时又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此后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延续下来,成员国每年轮流召开。从1977年起,欧共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会议。1991年后,苏联总统应邀与会,并于1994年正式参加某些重要问题讨论,从而形成了“7+1”机制。1997年在美国召开会议时,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身份全程参加会议,并首次以“八国首脑会议”名义共同发表公报,至此,八国首脑会议体制正式形成。

二十国集团是在八国集团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建立二十国集团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提出,并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它由八国集团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欧盟组成,当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

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发展成为国际性焦点,美国自身难保,无力阻止金融危机这块多米诺骨牌的倒下,于是不得不借助于国际力量,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这样,只好临时把“二十国集团”会议升格为由各国首脑参加的峰会,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也就取代了先前的八国首脑会议和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协调国际经济最重要的平台。

“二十国集团”机制的确立是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最突出标志,说明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开始与发达经济体主要成员一起,共同参与协商、协调当今世界经济金融问题,新兴经济体正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

G20峰会自2008年在华盛顿召开第一次峰会至2010年首尔峰会,先后已召开了5次。每次重点不同,但基调、主题逐步深入,从开始讨论国际经济金融的一般形势问题,进而发展到对国际体系和体制变革问题的研讨,体现了国际力量的变化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G20中和国际上的地位在上升。尤其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即投票改革),使得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和投票权都有所上升,这说明国际体系正在发生变革,有可能拉开一个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时代性序幕。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必须抓住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多极化大好历史性新机遇,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性加快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开辟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文明新路,从而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 本节所引用材料和文字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刊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改革开放铸辉煌 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

[2]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研究所,于2011年5月5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该项调查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的最大新闻是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该全球语言研究所跟踪的是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互联网、Blogosphere网、推特网、脸谱网和其他社会媒体网站。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大约3亿次,紧接着的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播发次数达到1.23亿次。全球语言研究所所公布的21世纪10大新闻如下:1.中国崛起;2.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3.本·拉登之死;4.维基解秘网公布美国秘密文件;5.英国王室大婚;6.迈克尔·杰克逊去世;7.9·11事件;8.日本大地震、海啸和核危机;9.阿拉伯国家春季起义;10.全球经济衰退。参见《中国崛起是新世纪最大新闻》,2011年5月7日《参考消息》第6版。

[3] 参见《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载《人民日报》2009年9月27日。

[4] 参见《“中国模式”在国外赢得拥护者》,载《参考消息》2012年1月4日第14版。

[5] 引自人民日报社2010年《思想理论动态参阅》中黄亚生的文章。

[6] 参见《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载《人民日报》2009年9月27日。

[7] 参见吴敬琏、马国川《重启改革议程》“前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5页。

[8] 载自《金砖全球贡献未来将超60%》,《法制晚报》2013年3月26日第3版。

[9] “金砖四国”来源于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因“BRICs”发音与英文中的(bricks)发音“砖块”相似,而被称为“金砖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