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社会学前沿论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接管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私立中学、旧型职业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其中包括教会学校。此后中等教育不断壮大。国务院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占全国人口15%左右、尚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地区,高中阶段有较大发展;而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教育部提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为70%左右。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共教育部党组,2003)。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近几年高中毛入学率已经超过90%,在全国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从表4—1看到,除中等专业学校外,普通中等学校的学生数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普通高中,从1985年到2002年每年都要递增几百万人次。各类学校的招生数也都在提高,普通高中从1985年到2002年,年招生数平均增长100万左右。教育规模扩大很快。

表4—1 1949年以来全国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综合发展状况

58
59

表4—2和表4—3显示,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毛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都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2002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2.8%,初中升学率达到58.3%。

表4—2 1990—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a

60

表4—3 1990—200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61

a 毛入学率指该级教育在校学生总数与政府规定的该级年龄段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b 高中阶段职前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普通中专。

c 高中阶段全口径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