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思:寻回时代境遇的生态良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适然世界:道家人格的和美之境

余潇枫

道家人格充满伦理与美学的意蕴。道家对人格的塑造是重养生以修性命,或者说注重的是性命双修,命就是生命,性是指人的心性、性情、品性等也即人性,而人性通过道性修养使之“顺道”而培养出一种“生态自我”的自觉意识与品行时就形成了道家人格。老庄提倡“顺道”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有与无、强与弱、生与死贯通一气,着力生成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之间的“适然”关系。道家独具“顺道”与“适然”的人格之境是具有人类普遍价值意味的,尤其在生态环境、社会道德和人的精神品质日趋衰败的当今世界,道家人格所追求的“生态自我”的人格之境与“适然世界”的生活理想,不能不说是人们回归自然、超越尘世和安顿心灵的理想家园。

一、人格之境的中国渊源

人格是人的本质的生态状态,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行为方式。中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由原始氏族组织过渡到建立国家,经历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道路。“如果我们用‘家族、私有、国家’三项来作为文明路径的指标,那么,‘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亚细亚的古代’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作‘社稷’。”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页。这一亚细亚的古代是指中国古代,社稷便是融家国一体的中国人的生存场域。

(一)中国的文化个性与行为方式

在地缘、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背景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个性与行为方式。朱贻庭教授把中国“传统经济类型”概括为3个基本特征:“以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本商末’的经济结构;以父系单系家长权威为轴心的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构,‘家族主义’文化同样制约着经济领域的人际关系和经营模式;以及高度集权的‘传统型’的君主统治结构,政治、经济一体化,国家主权是最高产权,民间私有产权始终没有制度化的法律保障。”[美]乔治·恩德勒:《发展中国伦理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在这样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文化的环境中,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与西方世界、与现代市场经济伦理不同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伦理思想和行为。比如以义生利、勤劳敬业的生产观念与行为;礼以定分、取予有道的分配观念与行为;力戒奢侈、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与行为;反对竞争、讲求诚信的交换观念与行为以及爱民富民、重本抑末的决策观念与行为等。与此相应,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人格意识、人格结构与人格境界。

(二)《易经》的以象取义与人格启示

《易经》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创造并流传下来的“符号学”著作。符号既是文字之源,也是数字之源;既是概念之源,也是精神之源;既是思想之源,也是文化之源。《易》之书出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在夏、商两个朝代就已各有其不同的版本,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易》被人们奉为重要经典之书——《易经》,到了周代以后对《易经》的深入诠释(统称为《易传》)而形成《周易》(即“经”加“传”)。后来儒学又把《周易》定为其经典系列“四书五经”的五经之首,《周易》也就被后人通称为《易经》。中国传统易学对《易经》多从象、数、义理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因而《易经》被看为一部涉及哲学、天文学、数学、预测学、地理学、历史学的书,也被看作是中国的百家思想之源。孔子着《大象》,从伦理的角度对《易经》作了全新的阐释,从卦象中直接提升出了君子人格的境界。从干卦之象观出“天行健”的规律,进而强调君子当以“自强不息”;从坤卦之象观出“地势坤”之特征,进而提出君子当以“厚德载物”。在《易经》中,自然之“象”与人格之“境”相互印证,每一卦象,都对应着君子人格境界的一种状态。老庄在传承《易经》文化中提升出具有独特内涵的道家人格。

二、道家人格的“适然”与“顺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通行本第25章)“道法自然”是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道家生态哲学和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家人格的适然之境。老子认为,“道”是创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天地之母”“万物之奥”,是宇宙万物得以生存与演进的基础和动因。“道法自然”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有着遵循宇宙万物衍化规则的哲学观和包涵宇宙万物和合共生演进的生物论的双重含义,它的落脚点是“适然”与“顺道”的宇宙存在观和人类实践观。“适然”与“顺道”观,是以“自然而然”和“无为而为”作为立论之维的。“自然而然”是天道存在的终极状态,彰显了宇宙的本初之美;“无为而为”是人性修行的基本精神,反映了人格的朴真之美。

(一)“适然”的隐士人格

中国道家的学术思想“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语);道家的人格追求归趋自然,遁隐求真。道家的文化传统与人格风范主要来自于古代中国的老庄著述和隐士思想。

老子(约前571—前471年)是道家学派的鼻祖,著《道德经》五千余言而传世。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老子者,楚苦县(按:今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曾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为“犹龙”。孔子自述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知其乘风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的人格追求是:“致虚极,守静笃”(《老子》通行本第16章),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适然”状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利而不害,为而弗争。”(《老子》通行本第81章)老子社会理想的适然目标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通行本第80章)老子生活理想的适然目标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通行本第80章)这是老子主张顺道处世所提出的基本德性要求。这个要求还可以用体现隐士人格特质的“不争”二字总括。这里所谓的“不争”,包括了不争功名、不争地位、不争利益等多方面内涵。老子特别喜欢以水为例说明“不争”的品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通行本第8章)

庄子(前369—286年),名庄周,宁国蒙(今河南商丘地区)人,道家的另一位宗师。庄子出身贫穷,身居民间,靠编草鞋为生,后竟著书十余万言,多用寓言故事阐发哲理,用宏大叙事揭示真谛,“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的人格追求是:养生适性,齐物逍遥。庄子人格境界的“适然”状态是:成为无私的“真人”,忘我的“至人”,不求功绩的“神人”,不贪名声的“圣人”,即所谓“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天下》)。

可见道家以在精神中“去我”“去己”的主体自我修养,去追求圣人、真人、至人、神人的人格理想和“适然”“顺道”的人格境界。老子认为圣人的最高品格是无为而无不为、及至“复归于婴儿”的无知无欲的修养境界。庄子认为理想人格的主要品格是逍遥无待,与万物齐一。凡是有待于物,受客观条件限制的,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只有摆脱现实的一切束缚,达到所谓与道融为一体的“逍遥游”,才算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然而,尽管道家的人格思想透露着某种超越自我、“天人合一”、寻觅自由的理性自觉和主体精神,但其实质上反映的则是面对强大的封建社会的压迫与桎梏而虚无避世,陶醉在自然山水中的自我幻想型隐士人格的追求与慰藉之中。

(二)“顺道”的“适然世界”

人格、伦理、价值等是与人的生命所不可分离的精神特质。如果说“上帝”代表价值生命中对“应然世界”的追求,“牛顿”代表价值生命中对“必然世界”的追求,那么在“上帝”与“牛顿”之间的“适然世界”则是生命所真正值得追求的人格世界。正如庄子所曰:“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庄子·齐物论》)这里的“庸”“通”“适”指的就是道家心性修养的适然性。

从生存论哲学来看,人格就是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与存在相联系的当下的“在者”,即现实人本身。人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现实的,这现实的、具体的人就是类伦理学所要研究的“‘格’中之人”。“我们最崇高的目的和理想的秘诀在于人格的世界,它是一切知识和存在的基础;它比物理世界更加丰富;它与自然不断地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它是目的的世界;它是自我认同、私密的个人的世界;它是一个社会的世界;它是一个冲突的世界。”[美]布莱特曼:《自然与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道家遵循“顺道”的原则,其人格世界中伦理价值追求的全部真谛在于“适然性”。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通行本第22章)老子视为天下范式的“一”,其实就是“适然性”,它是人的价值生命的追求与实现的根本特性之一。具体地说,“适然”是一个与“本然”和“应然”相对应的概念。“本然”强调的是世界的自在性、客观性、必然性,“应然”强调的是世界的自为性、主观性、或然性,“适然”则是“本然”与“应然”二者矛盾的辩证统一。“适然”重视的是相对于人的合理性和“属人世界”的真理性。在人所面对的多重世界中,“本然世界”是一个客观自在的自然世界,是科学世界所依据的本体世界;“应然世界”是一个人的主观世界,是宗教世界所依据的本体世界。“适然世界”与前两种世界不同,它是一个在人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统一了人的主客观矛盾的人的“价值世界”,是体现着人格生成与发展规律的现实生活世界,因而也是伦理价值追求可靠依据所在的人格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人类审美存在的命题:“人,活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而这就是道家心性修养的超然之境,也即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存在之境,也就是人类审美生存的优态之境。

庄子曰:“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庄子·齐物论》)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才有其人格的联系与人格的追求。人在社会中的人格性的获得,说到底就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价值是人的人格性也就是人的创造性、超越性、自主自为性的最高表现。在社会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人格关系以及由这些人格关系突现出来的价值关系已不是一般的个体价值或群体价值关系,而是体现类的普遍要求、类的本质意向、类的共同意志的社会主体的普遍价值关系。或者说,统领着人格世界的社会价值“不是漂在表层的显见价值,而是隐蔽在具体价值之中的深层价值;不是各不相同的特殊价值,而是具有共同本性的普遍价值;不是具体明确的有形价值,而潜在无形的‘形而上’价值;不是为个体和群体的需要所决定的有意识价值,而是根源于类关系、类本性和类需求的社会价值。”崔秋锁:《社会价值与社会历史》,1996年吉林大学博士论文,第43页。“类伦理学”正是这种体现“类需求”的社会价值的理论形态,是根据历史的类时代和人的类本性、类生活的维度而确立起来的人的活动的价值标尺,也是体现人具有充分的、自觉的类意识的伦理形态。道家人格的终极境界是“适然世界”,而臻及这一人格之境的前提是确立最广泛的“生态自我”范式,以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心性的和谐统一。而这个“最广泛”的本质前提就是“自觉的类意识”。如果说,“生态自我”是道家人格超然之境的坐标的话,那么,自觉的类意识则是确立这一坐标而必不可少的基石。

三、和美之境的实现路径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学派众多,内容丰富,如何更好地理解诠释传统伦理思想,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儒、释、道并存相容,先人倡导的“以儒治国、以佛修心、以道观世”文化观,孕育和形成了中国五千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无为而治”“和合共生”的人文品格和“万物一体”“游心太玄”的生态情怀,从而生成了具有无限超然气质的人格之境。

现代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物欲对人的刺激百倍强烈;现代人际交往全面开放,社会关系对每个人都是严峻挑战;现代生活节奏快速,谋生的奔忙使人失去精神的闲和;现代社会技术化渗透到一切领域,人也成了技术运转中的一个环节。人人在竞争中生存,时时有朝不保夕的紧迫感,处处有喧嚣和矛盾,忧烦充满着人生,飘与漂成为时尚,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浮躁与无奈。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国儒释道等传统伦理思想仍有很多精华思想,特别是道家心性修养所孜孜追求的“适然世界”的那种超然性对当代人有其深刻的启示。儒家思想提倡三纲五常,是为封建制度服务的,但是儒家宣扬精神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提倡“欲而不贪”,向内心做功;佛家否认现实世界,强调生死轮回,消磨现世意志,但佛家宣扬众生平等,强调“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具有类伦理情怀。值得世人标举的是,道家倡导“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万物平等”和“自由精神”等人格品性,对消解当今世界面临的自然生态、社会状态和精神心态“三大危机”有着超然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当代人应当有正确的美德追求,发掘和传承道家人格适然追求的现代意义,学会体验生命、提升需要和实现人格独立,从而去立己、立人、为民、为国。

(一)学会体验生命

庄子曰:“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庄子·庚桑楚》)把有形的东西看作是无形,那么内心就会得到安宁,人格意识的最根本的内容是对生命意向的直接体验。独立人格意识则是人以自我主体为认识世界的轴心,学会与周遭世界共情,与万物生命同趣。人的本质是在人作为人的生生不息的“生存体验”中由人自己创生的,人怎样去创造自己的生活,人也就有怎样的本质和特征,人怎样去体验生命,人也就有怎样的境界与造化。人格体验是独立人格意识萌发与否的重要标志,它能使人摆脱无思想的麻木不仁,使人领悟到精神自我与价值自我的内在肯定的奥秘。有独立人格意识的人更能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体验善与恶,在敬畏生命的过程中珍惜生命的价值。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从元伦理的角度强调善恶与生命成长的关系: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和占有性,自觉主动地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只有敬畏生命,珍惜在人生中所获得的生命体验,我们才会有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我们才是真正的符合道德的人;同样,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我们的人生信念才会富有活力,我们才会永远不放弃自己的责任。

(二)努力提升需要

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通行本第22章)人格的真谛何在?老子强调的是“玄德”。人格意识作为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自我认识,作为呈现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价值境界,其实质就是成为人,理解自己为人并把人当人、尊重他人为人,尽可能少地向外索取。因此,人格意识是人成为人的意向行动的对象性实现。人格意识这一范畴比人的自我意识范畴的层次更高,它是人在“主体间性”中所达到的“共通”“共感”“共约”的自觉境界。在世俗的眼光中,功、名、利、禄、权、势、尊、位均是社会具有效用的“价值物”,但在懂得体验生命价值的人的视野中,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而非人生的全部或人生的本身。人格作为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方式,它的意义必然在于对精神性目标的追求。只有精神性的目标,才有其价值的永恒可言,才有其意义的无限可言,才有可能通达道家心性修养的“玄德”之境。

(三)实现人格独立

庄子曰:“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逍遥游精神充分体现了庄子独立人格的意识。独立人格意识体现着人之为人的真正价值,体现着人类经历数千年发展所达到的理性水平。从内在精神追求转向现实独立人格形态的追求,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生态自我”的目标。从人格发展的历史规定上看,独立人格意味着人从权威、等级的服从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的自主、自尊和自由;意味着人从人的依赖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意味着人从生命本能的制约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成为人的超生命价值。在自然化人格范型的“族群人格”和群体化人格范型的“依附人格”形态中,人不可能具有独立人格。在个体化人格范型的“独立人格”形态中,人的本质力量获得了新的显现,人的存在内涵获得了新的充实。人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意识到人人都有不可侵犯的权利与尊严,意识到立足于自身才是人走向独立的真正开始。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立足于自身的时候,才在自己的眼里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它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算立足于自身。”[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5页。这就是说,人要发挥自我创造的超生命本质,必然以独立和自由为其行动的基础。当然任何自主的选择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你……是你自身的雕塑者和创造者;你可以堕落成为野兽,也可以再生如神明。”[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所以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自主选择,同时表明人应有其自律的意志与道德责任。如果人的一生都是他定或他律的,那么他恰恰可以不承担一切行动的责任。任何行动与“集体”或“组织”保持一致,那么一切责任都应由“集体”或“组织”而不是自己承担。独立人格历史地要求人要有自我实现的生存与发展的选择机会,实质上是要求发挥个人生活的自主性与个人责任的自律性。

庄子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道家心性修养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如何超然地对待自我。认识自我、热爱自我、修养自我、超越自我是人超然地对待自我的逻辑阶梯。活着是人不可更改的前提,怎样活着是可以更改的现状,但要解决怎样活着的问题,首先要解决面向未来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这一连串问题表明,人生是一门最困难也是最美丽的伟大艺术,人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参与本身构造出人的神性与人性结合的“作品”。在这样的艺术造就中,人既是艺术家,又是艺术品,成为怎样的“艺术品”全在于自己的品性与造化。这就是老庄倡导的审美存在的人格之境——艺术人生,其终极旨归与优态境域是和美之境。


入编说明:

2010年11月8—10日,本人有幸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楼含松先生一道主持叶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的两场学术报告会。这次研讨会知名专家、学者云集,道教道家高人黄信阳、张高澄、刘绥滨、王成亚,知名学者庞学铨、胡孚琛、余潇枫、楼含松、周玲强、严力蛟、吴真、赵芃等参加会议。在学术报告会上,余潇枫先生的《适然世界:道家人格的和美之境》的论文引起全场轰动,得到高度好评。春秋易节,时经这些年,那一场学术盛会上余老师作报告时的空前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余老师是我的导师,无论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还是在后来的学研途中,常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经老师同意,我将此文编入《阡陌之思》,一者以增强论文集的学术气场,二者以资我等后学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