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及循环系统症状
◆心包积液的治疗
心包积液在肿瘤科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大多为继发转移引起,少数见于心包原发性肿瘤。容易出现心包积液的肿瘤,第一是淋巴瘤,其次是小细胞肺癌、肺腺癌、乳腺癌,癌细胞转移大多通过血行转移至心包,为什么心脏瓣膜没受累,而心包出现积液呢?这用中医的理论就很好解释了,就是所谓的心包“代心受邪”。
心包积液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但临床容易误诊,一旦出现心动过速、无法纠正的喘憋、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应警惕是否为心包积液导致的。其症状与心包积液的量和生长速度有关。积液量大,超过2cm,或快速增长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而有的增长缓慢,积液量即使达到3cm,患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临床怎么处理呢?西医常用的方法,第一是心包积液引流,大量心包积液伴有心包填塞时,应立即引流心包积液,以缓解心脏负担,避免出现急性心衰而死亡。第二是心包开窗术,为外科手术,找心包最低点,十字切口,将积液引流至胸腔。以上两种方法可有效缓解症状,但也有一些缺陷,心包穿刺置管后容易引起感染,而且积液越抽越多,无法拔管;心包开窗可能导致冠脉损伤、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中医治疗,第一是中药汤药,其病机主要为心阳不足、水饮上犯,当温补心阳、温化水饮,用桂枝甘草汤或真武汤,加葶苈子。以前教材中过分强调葶苈子治疗悬饮(如胸水),其实葶苈子对全身的水肿都管用,对心包积液、腹水均有很好的效果,但量宜大,我临床一般用30g。
第二是艾灸虚里,这是我临床中最早琢磨出的一个省事方法,虚里为宗气所在地,又称胃之大络,是吸入的清气和水谷之气汇合的地方,且虚里正好为心包投射到体表的位置,借温热艾灸之力直达病所,以温阳化饮,力大效宏。张巧丽2012年在《中医药导报》发表过相关论文。
在心包积液的治疗中,尤其注意忌用寒性药物和饮食,我曾有过惨痛教训。某肺癌患者,以前中量的心包积液因为坚持艾灸,入院复查为少量心包积液,全科讨论后建议用多西他赛化疗,当时有些犹豫,认为多西他赛药性太凉,但既然大家意见一致,我也没再坚持。结果化疗后心包积液一下子疯长,出现心包填塞,做了心包穿刺,开始几天每天引流100~200mL,但患者爱人仍然坚持每天艾灸虚里,接下来见到引流的积液量一天天减少,最后顺利拔管出院,当时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出不了院的,该患者出院被传为奇迹。
此外,虚里旁边有一个食窦穴,又叫命关(维系生命的关口),归属于脾经,在胸外侧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是恢复身体特别好的一个穴位。我以前在北京某医院会诊,为极晚期身体非常孱弱患者(肠癌肺肝骨转移,骶椎部位巨大溃疡面),心率140~160次/分,灸了该穴与虚里,生命延续了1年。关于该穴,还有另一种解释,食窦即食道也,与食道有关,故能治食道诸症。食窦穴取法,须先单臂上举,以开经穴之路,然后下针。
(田叶红 整理)
◆脑水肿的治疗
脑水肿西医治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脱水,甘露醇、甘油果糖是非常常用的,甘露醇起效快,但对肾功有损害,建议定期复查肾功;甘油果糖对肾功损害小,但起效慢。第二就是用激素减轻脑水肿,但长期口服激素副作用大。第三个就是脑外科颈静脉灌注化疗药,但效果不理想。第四个是脑外科脑积液胸腔或腹腔引流,直接将脑积液引流到胸腔或腹腔,有时效果还可以。目前有报道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效果不错,我们也发现贝伐株单抗减少脑水肿效果明显。
脑水肿症状就是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治疗脑肿瘤有化疗、放疗。头部放疗时可用激素预防用药减少脑水肿,强的松30mg(6片),每日一次,放疗到12~13次的时候开始减量,2~3天减半片,等放疗结束了药也就停下来了。化疗药物有威猛、司莫司丁、替莫唑胺等,这些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通过血脑屏障的药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脂溶性的,一是分子量小。针对血脑屏障药物很难通过情况,曾有人主张先放疗,放疗到一定程度也就是2000cGy的时候,血脑屏障打开,药物就能进入到头部,事实上这样做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中医药治疗脑水肿最好的办法是药灸百会穴,将温阳利水药物(离照散)研成细末,蜂蜜调成糊状,敷在去掉毛发的百会穴,再用艾条灸之,效果很好;第二是大椎刺血拔罐,可明显减少脑水肿,往往血出症状就马上缓解;第三是头部浮针治疗,治疗头晕头痛效果也很好很快。
近日我们治疗一例胶质母细胞瘤,应用贝伐珠单抗和伊立替康后病情进展,患者已经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坐轮椅。考虑脑水肿为阳虚湿阻,给予百会穴、四神聪穴等穴位火针点刺,2小时后患者右侧肢体活动变得有力,第二天早晨可以自己蹒跚走路,再次火针针刺,患者肢体活动变得更加有力。
离照散基本方请参考《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相关部分内容。
(张巧丽 整理)
◆局部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小识
为了减轻药物对浅静脉的刺激,我们多选用深静脉置管,长时间的静脉置管会引起局部血栓,治疗局部血栓血管外科会应用较长时间抗凝药物,恐其血栓脱落循环到重要器官危及生命。
我从理论上推测可在血栓的局部刺血拔罐配合膈俞、血海、大椎刺血拔罐,以及艾灸中脘、气海、关元,降低血液黏度来治疗局部静脉血栓。可以完全不必长时间应用抗凝药物。
静脉血栓在肿瘤科较常见,论其原因现代医学从不谈肺功能差可引起静脉血栓,事实上肺功能差会造成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循环差,也会引起静脉血栓,且血栓多为全身血栓而非局部血栓,肿瘤科医生应注意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黄金昶 整理)
◆突发心脏不适如何救治
肿瘤科患者如突发心前区不适,在迅速检查相关指标的同时,应迅速做相关处理,如用力按压极泉穴、按揉心包经在肱二头肌压痛点、内关及心俞、肺俞等穴位,可迅速缓解相关症状,为积极治疗赢得时间。
在处理心脏疾患的同时不应忽视胃的因素,或是因为胃部不适被说成心前区不适,或者心前区不适是由胃部疾患引起的,处理胃部疾患可缓解类似心脏相关症状。
别小看局部用力按揉,曾有用按压左侧极泉穴、按揉肱二头肌心包经疼痛点,以及由远端向近端用力推压缓解急性心梗、心绞痛的案例。
(黄金昶 整理)
◆艾灸可使什么样的肿瘤患者“死而复生”
我们应用艾灸可使部分肿瘤患者“死而复生”,在《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中医肿瘤外治心悟》皆有记载,我们治疗成功案例远不止这几例患者,通过艾灸神阙、关元可使血压升高、神志恢复清醒,绝非空言。
那有没有无效的呢?我们值夜班时也见过无效的,到底哪类患者无效呢?我总结发现长期慢性消耗的肿瘤患者,也就是油尽灯枯的患者往往无效。而身体比较好或者年轻且病史比较短的突发休克,这时艾灸效果就很好,往往半小时后血压稳定、神志清醒(必要的升压药也需要用)。
我常常建议艾灸中脘恢复脾胃之气,当出现昏迷休克时艾灸中脘恢复后天之本可以吗?明确地告诉大家,不可以,此本元气大亏,必须亟亟恢复元气方有生机。艾灸中脘不仅不能升血压,而且会耽搁治疗时机。我在临床仔细观察过艾灸中脘对昏迷休克病人无益。
由此想到植物人的治疗,我将植物人形容为重度脑震荡,生命体征平稳,只是没有意识。脑震荡古人认为脑外伤后短时间痰气淤在头部,导致暂时阴阳隔绝意识丧失,治疗脑震荡用大剂量生赭石将痰气导下,如此浊阴下降清阳方能上升,脑震荡可不留下后遗症。植物人也是痰气淤在头部,也可用生赭石导下痰气,用艾灸神阙、关元升举阳气,如此可使患者神志恢复。我用此法治愈过植物人,这是一位在石家庄居住的十岁山东男孩,因淘气造成左上肢肱骨骨折,手术时麻醉意外造成植物人,已经九天了,住在医院的ICU,患者家属通过朋友找到我,我询问家长能否接受孩子苏醒后有可能反应迟钝,家长说出现什么情况都会接受,我让家长把孩子弄到普通病房,口服生赭石、艾灸神阙与关元,不到3天孩子有意识,苏醒过来了。
艾灸神阙、关元显示了中医急救的神奇和在急救中的作用。
(黄金昶 整理)
◆上腔静脉综合征中西医治疗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一组由于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所致的症候群,为肿瘤科常见的急症。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面颈肿胀。检查可见一侧面颈、上肢和胸部瘀血、水肿,进而发展为缺氧和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上腔静脉综合征切记绝对不能从上肢输液,它会加重病情,必须选择下肢静脉滴注。
西医用什么办法治疗呢?主要是化疗,还有放疗,而放疗只适用于不完全性上腔静脉阻塞,否则会加重水肿。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行静脉腔内置支架,但总体来说疗效不理想。
那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中医怎么治疗呢?首先就是要把局部的水肿尽快消下去,利尿消水肿相对较快,可以选用真武汤。我治过一例四川的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用真武汤后症状很快就缓解了,效果相当好。其次要重视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原因是肿瘤压迫引起的,肿瘤是痰湿,就应该想办法把痰湿去掉,哪种方法最快呢?首选刺血拔罐,先在后背刮痧或者走罐,然后选择瘀点最多最明显处刺血拔罐,这样瘀阻的地方很快就通畅了;再配合针刺任脉的天突、膻中、巨阙、上中下脘等穴,把痰湿化了,症状自然就能缓解了。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科大夫很头痛的一个急症,化疗药物不好使,放疗开始时多会使水肿加重,相对而言中医疗效较好。如能临床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李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