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险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维权与维稳:何以错位如何归位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GL038),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0批面上一等资助(2016M600746),中国博士后基金第9批特别资助(2016T90866),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年度项目(SR15A03),四川大学青年学术人才项目(SKQX201306)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文已发表在《理论探讨》(2017年第1期)。

李强彬 吝娜李强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吝娜,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

对正处于改革、发展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而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共时性的交叠发展已成为其典型特征。在此背景下,作为富有时代特征的两个关键词,维权与维稳及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考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变迁的重要途径。因为从本质上讲,维权与维稳之间应是一致的关系,都反映着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求在“公众期望”与“政府回应”,“权利要求”与“权力责任”之间建立协调的匹配关系。然而,实践中“公众维权”与“政府维稳”之间难以协调甚至相互反向加剧的一面又表明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冲突的一面。因此,面向转型社会的持续、健康与良性发展,探寻二者之间冲突的性质与成因,处理好维权与维稳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