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修身治天下,心静四海平
向婴儿学习
苏轼有诗曰:“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乍一看,颇有点得道的意味,但仔细想想,只是用一点道的皮毛包裹着牢骚满腹而已。道家所谓“无知”、“无为”,并不是“愚且蠢”,而是“明白四达”,顺其自然,不强用智谋。苏轼一生确实多灾多难,好不容易爬上高位,被人一脚踢到某个地方当穷官;费尽辛苦爬上去,又被人毫不客气地掀下来。原因不在于他太聪明,而是因为他太喜欢用自己的聪明。世上的事光靠聪明是办不成的,就像汽车光靠速度不能安全行驶一样。
老子所提的六个问题,乍一看,好像是反聪明,仔细琢磨,原来是舍小聪明而用大智慧。“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意思是使“身心一致,不相互背离”,也就是说,使内心思想与外在言行相一致,并使自己的心灵与外部世界达成和谐。
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人处于身心背离状态,他们总是被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被迫说自己不喜欢说的话,他们也不喜欢自己的待遇和他人的评价,所以他们的心灵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对生活、对他人充满了抱怨。假如能让身心一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拿自己喜欢的薪水,说自己喜欢的话,那么心灵就快乐了,抱怨也会变成对生活的感激。
有人会问:我确实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又找不到好工作;我确实不喜欢身边的人,又遇不到好人;我确实不满意自己的待遇,又无法让老板提职加薪,怎么办?
办法只有一个,改变自己的心态。请看一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生活真的糟糕到需要抱怨的地步,而是我们忽略了生活的本质;不是工作真的无聊到需要讨厌的地步,而是我们没有把它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来做。一个不打算满意的人,谁也没办法让他真的满意,只有转变自己的心态,心灵才会变得快乐起来。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是,你能心平气和,像婴儿一样无忧无虑吗?世界上大多数麻烦,是因为私心杂念太多而造成的。既要盘算利弊得失,又要猜度他人心思;既要懊恼过去,又要担忧未来。如此思虑重重,心灵哪堪重负?如果以得失随缘的心态,以活在当下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做事,自然而然地生活,不必要的杂念就少了,心灵就轻松了。
如果一个人能专心于今天的事,他就用不着把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担心塞在大脑里了,他就接近了“专气致柔,能婴儿”的境界。为什么说接近而不是到达呢?如果你能专注于此时此刻,就到达了!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思是,你能清除精神的污垢,使心灵没有贪欲吗?人人都有欲望,但不宜过分。适度满足自身欲望,圣人也会认同,过分就不好。比如,吃饱肚子,这是正常欲望;吃饱了还要拼命狂吃滥喝,对身心无益,就过分了。发财是正常欲望,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而发财,就过分了。“清除精神垃圾,使心灵没有贪欲”,就是要打消内心过分的念头,用自然方式去追求人生梦想。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意思是,你能亲善百姓,治理政事,却不自逞其能吗?就是说,做领导的人,要尽到自己分内的职责,但不要为了争功逞能而强用智谋。
有的人把“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这有些欠妥。该办的事尽心尽力去办,不该办的事不勉强去办,这才符合“无为”之道。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意思是,你的思想与言行,能保持谦虚恭敬吗?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其中的分寸却不容易把握。如果你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只是为了讨人喜欢或避免引人不快才谦虚恭敬,这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
真正的谦虚恭敬是:认识到世界的无穷,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从而心生敬畏;能真正意识到他人的可贵,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心怀敬意。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向9岁的项橐问礼,他是有所敬畏和充满敬意的,所以他能很自然地表达他的谦虚恭敬。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意思是,你能明察秋毫,却不强用智谋吗?这就是说,洞悉人情世态和事物成败规律,从不为了证明自己而勉强去做什么。老子所讲的“无为”,不但不勉强去做坏事,好事也不勉强。打个比方,看见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摔了一跤,好像应该扶他起来。聪明人会想:孩子是摔大的,让他学会自己爬起来也许比扶他起来更好,于是袖手旁观。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摔破了头,明明需要救治,仍然袖手旁观,就不对了。
总之,老子所提的6个问题,都是立足于“道”,以“无为”为准则。理解了“无为”二字,做人做事就无不合于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