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医保支付机制是调节医疗服务供给、保障人民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经济杠杆,其改革举措是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对医保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下,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作为中国特色的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快速推进,发挥着“牛鼻子”作用,引导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行为,激励医疗机构管控资源消耗,优先选择使用质优价廉的药品、耗材和技术,从而降低参保病人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改革效果可期。
定点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其服务行为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质量、安全和经济负担。在支付方式改革中,医院协同推进,优化基础数据质量、及时传输病案信息、转变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效果。2018年,广州市率先在区域总额预算下试行DIP支付方式,并取得良好成效。因此,广州市医疗机构协同推进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多方共赢的具体做法。
为了弥合医院管理层和医保管理部门之间对DIP医保改革政策和实战技巧方面的信息差,本书汇聚了DIP改革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相关专家,基于广州市DIP支付模式丰富经验,总结个性,提炼共性,汇集各三甲医疗机构在推进DIP时各科室的具体管理措施,旨在解决院科两级管理普遍存在的差异化问题。本书第一章为DIP支付方式政策解读,把DIP专业术语用简单、平实的语言转化为医疗机构管理者易于理解并可实际操作的内容。第二章,提出了DIP付费医疗机构内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即主管院领导+各职能部门组成行政MDT等创新性论述,为医疗机构应对DIP提供整体实战策略。DIP在医疗机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不仅是医保管理部门的独立工作,也需要临床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第三至十章节分别为医保、临床、医疗、病案、信息、财务、药学、医用耗材方面的管理实施细则,提炼总结了医保DIP运行经验和模式。
本书的出版致力于回答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如何重构内部运行机制,让DIP改革红利转化为医疗机构、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使医保高质量发展转化为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升级的内在动力。如果您是正在或将要实施DIP支付方式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可以从本书中汲取医保DIP管理的整体方案和实战经验;如果您是医院管理方向的研究者,则可从中观察到医院在医保领域中的部分微观运行规律,两者皆有裨益。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与之协同的医院精细化管理都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做改革的见证者,也要做改革的实干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征程,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保障人民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出版专著分享知识,责任重大,编委会撰写此书时力求做到科学、严谨、准确,但字词图表仍难免错漏,敬请读者和同行不吝指正,以日臻完善。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