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开发(微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熟悉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互联网起步阶段、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起步阶段、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和智能互联阶段,不同阶段都涌现出了不同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互联网产品,如图1-13所示。

图1-1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互联网起步阶段(1994—2000年)

互联网诞生于美国,我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此后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互联网的商业化和互联网产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互联网普及率低、网民规模小,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包括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其主要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用户利用Web浏览器,通过门户网站进行浏览、搜索等操作,只是被动接收内容,没有互动体验。这一阶段也被称为Web1.0时代。

2.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8年)

2001年以后,我国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亿人;200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53亿人,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网民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互联网产品创新提供了土壤。电子商务、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支付,各类互联网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也由门户网站和搜索时代转向社交化网络时代。这一阶段,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一切都宣告着Web2.0时代的到来。

3.移动互联网起步阶段(2009—2012年)

2009年,3G牌照发放,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此后,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各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服务不断出现,网民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但是这一阶段由于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互联网的载体仍然以计算机为主,以手机为辅。2012年,手机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上网终端,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迎来爆发式发展阶段。

4.移动互联网爆发阶段(2013—2020年)

2013年以来,随着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触摸屏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商店,以手机用户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这一阶段,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平板电脑用户规模占比上升。由于智能手机具备“永远在线”和“随时随地使用”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成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12年微信用户突破1亿人。2013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2015年,“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大量企业开始了互联网转型。2020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接近10亿人,庞大的用户规模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在应用层的创新奠定了用户基础。

5.智能互联阶段(2020年以后)

2019年,我国的5G完成了初步部署。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内容消费、产业互联网、远程诊断、无人驾驶等创新应用场景和模式不断出现,我们正在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互联阶段迈进,正式进入了Web3.0时代。

总的来说,从1994年至今,我国互联网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移动通信技术从2G发展到5G,实现了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的发展,其特点分别如图1-14所示。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应用创新层面,均走在世界前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互联网产品形态的丰富,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互联网产品。

图1-14 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