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选址鹅城
对于姜玄之问,周明早有预料。
一如当初他通过那柄七彩翡翠镶金如意,看穿了对方金手指的实质,此刻周明亦能从姜玄的细微表现中,断定对方更倾向于气运之道。
恰好周明在踏入炼神境之后,系统面板中的源能获取途径又新增了一个待选空位。选则香火反倒比气运的修行速度更快。
于是周明沉吟片刻,开口便道:“香火与气运,皆是证道捷径。”
他催动命魂,再次使出ppt大法,用一缕缕幽色之光,于空中勾勒幻景。
“香火之道借信徒愿力堆砌修为,修士破境的速度,可比寻常苦修快上十倍不止。但人心易变,香火中掺杂着贪嗔痴念,稍有不慎便会被这些负面情绪侵蚀神智,沦为神道傀儡。”
“而气运之道借他人之运推进己身,虽然修炼速度不及香火,却胜在根基扎实,能够趋吉避凶。可有一点,一旦与同道相争并且落败,轻则修为会受损,重则气运反噬。”
在阐明两条路径各自的利弊之后,周明站在姜玄身前,抬手示意:“姜师弟,这两条路各有长短,而我既邀你同行,便由师弟先挑。”
姜玄闻言,没有拒绝。
他知道自家师兄所言都是实情。
在老家时,姜玄就有听过香火有毒之说,而前阵子他恰巧又有过凭借气运达成所愿的经历,
想了片刻后,心中便有了决断。
“我选气运。”姜玄抬头,目光坚定。“香火虽快,但气运流转之妙更契合我的修行理念。”
周明闻言,眸中闪过一抹了然,旋即颔首回应:
“好。你主气运,掌控教派兴衰走势;我纳香火,夯实教派根基。如此各司其职,假以时日,必能携手飞升!”
。。。
。。。
关键之处既已谈拢,剩下的不过是旁枝末节。
因为不怕对方抛开自己单干,周明大手一挥,将组建班底、以及创教选址等杂事都交给了师弟,而他自己则闭关完善教义。
很快,日子一天天过去。
书房内,
就当周明将内容填充的十之八九之时,他的好师弟再次找上门来。
“师兄,我选了三个地方作为咱们的创教之地,您给参谋参谋,看看哪个最合适。”
说话间,姜玄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三张盖好大印的县长委任状俨然躺在其中。
“云城、容城、还有鹅城...”姜玄将委任状摊开,放在了书桌上。“这三处都是几年内换了数任县长的的穷乡僻壤,最适合我们暗度陈仓。”
周明捻起一张委任状,目光扫过“特授王有德为云城县令”的字样,突然有些好奇,便问:
“姜师弟,这县长一职,你为何不揽于己身?莫非这位王有德,曾在你麾下做事?”
姜玄于书桌的另一侧就坐,面色平静:“师兄,我志不在此。治理县城,繁琐又无趣,哪有创教、修行来得重要。
正巧有个旧部,有些手腕,便让他去担了这个虚名。”
周明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目光又落回那三张委任状上,语气沉稳:“既如此,说说这三地的详细情况。”
姜玄伸手点了点写着“云城”的委任状:“云城有座道馆,不知传承自哪里,平日里也不怎么与外界来往。
我派人打听过,那道馆里时不时会传出奇怪的声音,多半是有旁门修士在修行邪法。若能收服,倒不失为一个好帮手。”
他的手指又挪到“容城”的委任状,“容城曾有一座香火鼎盛的神庙,可不知为何,突然就断了香火。
我遣人去探查过,庙宇虽然破败,可其内神像却保持整洁,说明当地之人对宗教、神明之事有较高的接纳度和敬畏心,若是以此为基,初期建设更为容易。”
最后,他的指尖重重落在“鹅城”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鹅城周边的麻匪猖獗,过往商队、百姓深受其害。
若是我们以剿匪之名入驻,既能立威,又能顺势吸纳人心,只是麻匪手段狠辣,恐怕会有一场恶战。”
周明垂首端详着那张鹅城的委任状,而后目光又扫过其余两张文书,缓缓说道:
“听起来,这三处各有千秋。但光靠一个县长虚衔,恐怕光是立足都成问题。姜师弟,在你麾下,当前有多少人马?”
姜玄神情恢复自然,先端起桌上的茶壶,为师兄以及自己沏上了茶水,而后才开口道:
“三百人,全是经我亲手调教的洋枪队。”
话音落下,他从袖中取出一本崭新的花名册,推到周明面前,“枪法精准,纪律严明,足以应对一般场面。”
周明翻开花名册,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转瞬又恢复如常。
“不错,有了这支位数三百的洋枪队,镇压一座偏僻的小城应该足够了。”
将册子合上后,周明直起身子,指尖依次点过云城、容城的委任状:
“容城虽有民众基础,可那座神庙的断香缘由不甚明了,恐怕有着未知变数;而云城既然存在一家道馆,无论正邪,咱们都没有招惹的必要。
至于鹅城的麻匪...”
周明顿了顿,眼中闪过回忆之色:“单纯的麻匪如何会有令数任县长接连折戟的能力,想必是城内的乡绅与匪类暗通款曲,借匪势巩固自身权柄。”
姜玄已然洞悉师兄意图,却仍审慎探询:“师兄的意思是,咱们就去鹅城,先肃清盘踞的乡绅势力,再以县长之职掌权?”
“正是如此!此番入鹅城,先除乡绅,后入县衙,执掌权柄。”
......
......
想到就做,两人皆是雷厉风行的性子,行事从不拖沓。
姜玄将麾下事务妥善安置后,二人即刻启程,奔赴鹅城。为便于施展幻灵界秘法,他们未带任何随从,各自翻身上马,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从句容到鹅城骑马要走一整天,纵使他们快马加鞭,片刻不停,抵达鹅城城外之时也到了第二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