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繁华如梦了无痕,何必沦陷

在佛理看来,人世中一切事、一切物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对这种现象,佛教中有一个形象的名词——无常。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两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两句诗很好地说明了无常的现象,他对这两句诗的解释非常有趣,他说:人似秋鸿来有信,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去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情是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迹。

若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那就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了,人生就不会陷入网的怪圈不能自拔。

繁华似乎总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熙熙攘攘的背后往往透出一丝丝的苍凉。说繁华便免不了要提到《红楼梦》,因为那“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繁华,但是人间富贵不过如此。然而,古人曰:“富不过三代。”即使是偌大一个繁华的富贵之地——大观园,也依然处处透着那一丝丝的苍凉,林黛玉的寄人篱下、晴雯的屈死以及树倒猢狲散的最终结局无一不将“苍凉”二字展现得淋漓尽致。繁华的背后其实仅仅是苍凉而已,这真是将世事繁华的虚妄表述得淋漓尽致。

将繁华的本质看得如此之透彻的,除了曹雪芹以外,还有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她的小说总是以繁华开场,却以苍凉收尾,正如她自己所说:“小时候,因为新年早晨醒晚了,鞭炮已经放过了,就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过去,我没份了,就哭了又哭,不肯起来。”

张爱玲是旧上海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伦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外曾祖父是权倾朝野、赫赫有名的李鸿章。凭着对文字的先天敏感和幼年时良好的文化熏陶,张爱玲七岁时就开始了写作生涯,也开始了她特立独行的一生。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显赫的身世背景并没有让张爱玲从此置身于繁华富贵之乡,相反,正是这优越的一切让她在幼年便饱尝了父母离异、被继母虐待的痛苦,而这一切,却不为人知地掩藏在繁华的背后。

是的,繁华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在珠光宝气中透出源自灵魂的苍凉,正如张爱玲所说:“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没,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的。”因此,“苍凉”成了她一切作品的底色,甚至她的人生亦无处不存在着苍凉。即使晚年身处繁华热闹的美国都会,她却离群索居,兀自孤独地看着这个花花世界,眼底亦尽是苍凉。

一个沉迷于繁华的人一定是肤浅的人,最终他将在繁华落尽时备受煎熬。一个人只有将繁华看得透彻些,才能自在些,面对人生贫富变迁才能少一些迷茫,多一些坦然。《三国演义》开头有这样一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世繁华荣枯皆是幻象,一个人明白了这些,就能在人生旅途中多一些洒脱,少一些愁苦,心胸就会豁达许多。生活中的你,如果还在迷恋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就赶快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