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权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黛玉归隐情难猜

镜园之宴说是文会,实际上是皇家招揽人才、收拢民心的样板戏。

不过在贾珩看来,这里的“民”并非指的普通老百姓。

就算今日受邀的读书人中家境最差的,那也是寒门士子。寒门寒门,首先也得有门才行。

这年月读书是真的费钱,普通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已经高呼吾皇圣明,天赐盛世了。

水榭中的探讨没有持续多久,刘弘晟虚心请教了有关分田到户赈济法以及简略的盐政改革后,就心事重重的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与他老子雍王不同,刘弘晟的心思要更细腻一些。

四人在往文会所在的正院走时,刘弘晟特意避开了贾琏与甄宝玉,小声在贾珩耳边细语了一句。

“扬州巡盐御史林大人是个能臣干吏,我父王很欣赏他……”

后面的话自不必说,贾珩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心中暗喜,面上却不露欣喜之色,反而回应了一句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话。

“学生曾听姑父讲过,雍王殿下执掌户部、工部、礼部时,严厉明察、循名责实、整饬吏治、清理财政……在我看来,殿下之贤,远胜他人!”

除了性情褊急有些急于求成之外,皇四子刘济祯真可以说是贤明储君的最佳人选。

可惜了,当今天子是个恋爱脑,一门心思的捧先皇后的独子。

只能说,白月光的威力是真的骇人。曾经英明神武的昭武帝,为了他的白月光,正硬生生的把皇朝盛世往死路上推。

贾珩所总结的对雍王的评价还真不是胡说,他在扬州学习时,曾在中枢任职多年的林如海就多次长叹短嘘。

若皇帝能采用雍王的谏言,户部亏空早就清理干净了,哪里会缺钱的动不动南下“打秋风”。

没错,南巡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为了敲打江南豪族巨贾,稳定国朝赋税的根基。

其二,就是因为户部缺钱了,从巨贾豪族遍地的江南“搜刮”些银子补贴朝廷之用。

当然,说搜刮也不是很正确。毕竟商人需要名,皇家需要钱罢了。

从贾珩得到的回应,令刘弘晟很是兴奋。

雍王府不同其他,他老子是个死倔的清高性子,收入门下之人,不是清流官,就是实干家。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穷,至少雍王府每年的收入都不够补贴门下的。

夺嫡没有钱怎么行?

眼瞅着二伯、八叔、九叔他们都盯上了盐税,刘弘晟曾急的多次给他老子谏言,说是把林如海收入门下……

想到自家即将拥有每年三百万之巨的盐税门路,刘弘晟看向贾珩的目光就更添几分色彩。

他用余光扫了一眼落在身后不远的贾琏、甄宝玉二人,近前一步在贾珩耳边小声道:“荣国府非是善地,盯上林家的人很多。趁着这次林姑娘返乡之机,你与林御史说说,最好不要再送林姑娘去荣国府了。”

刘弘晟作为此间主人,自然是要长袖善舞的去游走于宾客之间。

贾珩终于有了时间与桃花眼的琏二爷聊聊,便寻了个没人打搅的地方,拉着贾琏问起了刘弘晟方才所言之事。

“琏二爷这次南下,是奉命随扈还是有别的事?”

他在旁敲侧击,但贾琏是什么人,一眼就瞧出了端倪来。

只见贾琏眉头上挑,似笑非笑:“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做兄长的难道还能向当弟弟的隐瞒不成?”

贾珩嘴角微微抽动,这家伙阴阳怪气的,好想打他一顿。

不过想起这厮踹贾琦的那一脚,贾珩硬是忍住了。

“你送了表妹回来?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嗯?

这回轮到贾琏疑惑了,惊讶的反问道:“你不知道?敬大伯没给你说?”

“我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一提这人,贾珩就像是炸毛的猫,不由自主的心头火起。

不过他很快就收起了快要扎人的刺,用饮茶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敏姑姑三年孝期即将结束,我曾劝姑父带表妹回江南除服。但信送去京城,你家那位老太太却以各种理由拦下了此事。方才世子说,表妹回来了,我还以为是你家老太太发了善心,让你送回来的。”

“是我送回来的,但做主的不是老太太,是敬大伯!”

这一点,别说贾珩吃惊,就是贾琏自己也是满脑子的疑惑。

长年在城外炼药丸子修仙的老族长,突然一纸手令,让老太太不得不送了表妹回乡。

老天爷哟,宝玉为这事差点把那玉给砸碎了。

“他竟然还管我们凡间的事?”

阴阳怪气暂且不提,贾珩的话琏二爷也是点头赞同的。

“我说你小子说话能不能收着点,那到底是你亲爹!”

琏二爷无奈教训了一句贾珩,又靠近过来,小声说:“老太太原先是打死都不放表妹离开,敬大伯派来送信的人只说了一句话,就吓得她不得不放人了。”

哦?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有兴趣了!

贾珩也凑了过去,只见贾琏也是满脸的兴奋,嘿嘿笑了起来。

“敬大伯让人传了一句话:致丧三年,依礼除服。贾家不过外祖之家,岂可越林氏而处之?叔母若执意行之,坏我贾家清誉,当开宗祠,除之!”

哈?

“贾家还有清誉?”

duang~

这下琏二爷是真没忍住,没好气的往贾珩的脑壳上敲了一下。

“你他娘的也姓贾,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虽说贾琏也脸红,但该维护的还是得维护,哪怕是莫须有的清誉。

贾珩却毫不在乎,鄙视的瞅了贾琏一眼后,见其又抬起了手,立马躲到一旁,随后又贱兮兮的凑了上去。

“真的假的?那老倌要是这么猛的,那他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你家那几个肆意作践贾家的名声?我还从未听说过国公府的嫡支大姑娘,去宫里当丫鬟的。”

别说什么女史,不过就是个好听点的称呼罢了。

说白了就是给皇家当丫鬟,贾家老太太跟二房的王夫人,还一个劲的吹嘘元丫头如何如何。

元丫头都二十三了,在后宫那种吃人的地方,还不知道怎么苦熬受了多少罪呢。